{遊記}{日本}{兵庫}姬路城 (Himeji) ~日本3大名城
姬路城
地址:〒670-0012 兵庫県姫路市本町68
開城時間:9:00~16:00
官網:姬路城
門票:1000日元
3/22
購買了JR PASS一日券,
進行今日的旅行,
姬路城→北野異人館→馬賽克廣場的夜景。
出了姬路車站,
直直走,
就能到達,
但也走了滿長的一段距離~
如何前往,
可參考:交通攻略。
維基:姬路城
姬路城是一座位於日本兵庫縣姬路市的城堡,為該市主體象徵。
由於其白色的外牆,也被稱為白鷺城。
維基:姬路城
作為日本最具象徵意義,且保留度最為完整的城堡,
姬路城既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跡,
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(1993年)。
維基:姬路城
姬路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,與熊本城、松本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;
由於其保存度較完好(城內的天守為日本的12座現存天守之一),
也被稱為「日本第一名城」。
有很多時代劇和電影也在這裡進行拍攝,
或以姬路城作為江戶城的象徵。
佔地很廣,
大家都忙著留下到此一遊的記念照^^
當天天氣陰陰的,
如果有陽光一定更漂亮。
姬路城美麗的象徵:灰泥壁~
用灰泥依據白灰泥總塗籠造工法塗飾。
採消石灰、貝灰、麻刀、海藻等材料,
輕薄反覆的重複塗抹,
厚度近3公分,
可防止火災或風雪的襲擊。
一顆開花的樹~
去的時間太早,
沒有看到盛開的櫻花~
狹縫~
購票時記得拿中文解說,
才知道這些窺探城外的小洞,
是設置弓箭、鐵炮的洞穴,
不同的形狀,
有不同的作用。
正方形、圓形、三角形是步槍用,
直立長方形則是弓箭用。
不同方向看到的姬路城~
覺得很佩服古人的智慧,
可以建造如此雄偉的城牆。
可以下載「姬路城大發現」的AR APP,
看到有AR的立牌,
可以去掃一下,
就能夠更了解姬路城喔,
建議能夠出中文介紹。
水流的通道~
入口~
沿途都有指標~
婆婆石~
用AR APP,
有出現一小則動畫,
滿可愛的~
婆婆石~
婆婆石~
就是上方圍起來的石頭,
建城時,
老婆婆熱心捐出的石臼~
要進去姬路城天守閣參觀,
要脫鞋子喔,
因為都是木造建築,
怕受損傷吧。
從地下室到6層,
共7層,
樓梯分成一邊上、一邊下,
動線滿順的,
只是無法回頭再看。
需要脫鞋走,
樓梯滿陡的,
建議不要穿裙子,
老人家應該也會比較辛苦。
很重的門的感覺~
大天守~地階
乍見是5層建築,
內部實際是地上6層和地下室1層,
共有7層所構成。
每層都有簡介,
可根據上方的簡介去現場找看看在哪裡~
地階,
裡面滿暗的,
建議可以多些燈,
看得比較清楚。
大天守~地階
流し,洗水池,
具體用途不明。
大天守~地階
由東大柱、西大柱作為大天守的支柱,
從地下室到5層,
圓形的東大柱,
正方形的是西大柱,
那麼大顆的樹,
不知道要長多久~
大天守~一階
慢慢往上,
到了一階。
大天守~一階
石落~射箭品
一階有3個石落,
可以把丟石頭或射箭,
防禦要爬上城牆的敵人。
大天守~一階
六葉形鐵釘裝飾片~
為隱藏兩柱間橫板等處突出鐵釘頭的裝飾,
是6枚葉子的設計,
葉子和葉子間有被稱作豬目,
是愛心形的縫隙。
大天守~一階
筋交~斜支柱
加強支柱的功能。
連消防栓也有注重整體,
也是木質的外觀。
大天守~二階
武器架~
用來掛武器的架子。
大天守~三階
大天守~三階
東大柱~
圓形的柱子。
大天守~三階
西大柱~
是正方形的柱子。
大天守~三階
武者隱~
是一個暗室,
可以讓忍者躲藏。
大天守~三階
武者隱~
有提醒不要進去,
可能大家都很好奇裡面的樣子。
大天守~三階
傳說中,宮本武藏在豐臣時期任職於姬路城時,有天晚上,宮本武藏奉命到天守閣制妖。
當宮本武藏走到天守閣第3層時頓然間大火噴出,發出猶如地震的聲音和振動,
當宮本武藏把手放在刀上時馬上又恢復了寧靜。
第4層也發生同樣的事情。
宮本武藏不是很在意的在天守閣最上層守護到天亮時,
刑部明神為了答謝而化身為公主,
賜與宮本武藏銘刀「鄉義弘」。
因為時代不符合所以純屬傳說。
大天守~三階
大天守~四階
大天守~四階
高窓~排煙窗
圍城戰時射擊後會使室內充滿了硝煙,
為了排出硝煙所設計的高窗。
大天守~四階
石打棚~
東西處有樓梯,
為了讓位置較高的窗戶也能使用而設置了石打棚。
大天守~五階
大天守~六階~長壁(刑部)神社
在最頂樓,
空間變得滿小的,
有長壁(刑部)神社。
大天守~六階~長壁(刑部)神社
是姬山的地主神,
近代開始在天守內受祭祀。
頂樓往外看的風景~
小天守~
大天守周圍有2個小天守,
分別是東小天守、西小天守,
「櫓」的外觀有如小型天守,一整排宛如平房的櫓稱為「多聞櫓」。
櫓的具體功能很多元,在戰時可用來當作發射箭或鐵砲的發射台,以及儲存兵器......等,
通常櫓會設置在視野良好的地方,因此部分沒有天守的城郭也會以櫓來當作瞭望台。
有些櫓會有特別的名字,像是領主用來賞月的稱為「月見櫓」,
用來眺望富士山的稱為「富士見櫓」,
而靜岡駿府城的「坤櫓」和「巽櫓」據說是築城時用干支來命名的。
木造模型~
鬼瓦~
日本傳統建築屋頂裝飾瓦片,
即屋脊尾端裝飾物,
又稱為鬼板。
鬼瓦~
長得有點像ㄇ字型,
應該是以上方的圖形命名。
16菊紋鬼瓦~
12菊紋鬼瓦~
揚羽蝶紋鬼瓦~
七三桐紋四半瓦~
模型~
參觀完世界文化遺產,
忽然有氣質了起來~
感覺如果有導覽或是看得懂日文,
應該更了解。
再來就是拍照時間~
扇坡~
像扇子攤開來的牆,
也是為了讓敵人不容易攀爬。
石棺~
備前門~
備前門是連接著折回櫓的懸山頂櫓門,
是通往備前丸的重要出入口之城門,
門邊長方形的大石頭,
是石棺~
因為築城因石塊不足,
拿來救急用。
播州罒屋敷~LEGEND OF Banshu-Sarayashiki
開AR跑出了鬼故事的音樂,
原來是一個鬼故事「罒屋敷阿菊」的傳說。
這就是傳說中的阿菊井。
狹縫~
雖然功能是防禦外敵,
但還挺美的。
狹縫~
鯱瓦~
在大天守六層的兩端。
不同時代的鯱瓦~
有接縫的石牆~
有接縫的石牆~
中間看得出有一條接縫。
走出來了~
真的很大。
接著往西之丸逛逛。
武者休息處~
武者休息處~
途中又看到一個AR的地方,
是一個拍照的好地方,
還有附上相框、字唷~
可以當做明信片~
如果陽光有出來一定更美麗。
還有一個武士的AR,
有點搞笑。
化粧櫓~
千姬的住所,
感覺也是一個命運坎坷的女生~
維基百科:千姬
號天樹院,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長女,母親為秀忠繼室江,生於山城國伏見城。曾為豐臣秀賴與本多忠刻的正室。
千姬色彩乾漆塑像~
小心不要嚇到。
千姬色彩乾漆塑像~
因為開放時間快到的,
滿快就看完的。
最後買了幾張明信片,
當作紀念品。
姬路城是日本三大名城,
也是100名城,
更是國寶、世界文化遺產,
真得很值得一看,
但是對老人家感覺會有點吃力。
去的時候沒有櫻花真可惜,
看到網路上有很多櫻花開的姬路城,
真的是超美,
以後有機會可以再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