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遊記}{中國大陸}上蘇杭5日遊,DAY 2: 烏鎮東柵水鄉、海寧皮革城、鹽官古鎮、金庸書院、錢塘江、陳閣老宅 & 宰相府第風情街
烏鎮官方網站:http://www.wuzhen.com.cn/
地址: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子夜路
第二天來到了烏鎮東柵,
烏鎮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。
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,
當地人分別稱之為“東柵、南柵、西柵、北柵”。
我們去的是東柵,
東柵是發展十分完善的景點,
1票可以逛全部的景點,
進去景點還要驗票,
景點包括:彙源當鋪、訪廬閣、皮影戲、翰林第、修真觀、古戲台、茅盾故居、余榴梁錢幣館、木雕館、藍印花布染坊、公生糟坊、烏鎮民俗風情館、江南百床館、傳統作坊區、香山堂、拳船表演,逢源雙橋(通濟橋、仁濟橋)等二十多個景點。
還是劉若英、黃磊的《似水年華》電視劇的拍攝地點~
~大門口~
~驗票入口~
不免俗的大家都要來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照片^^
~財神灣&高竿船~
~財神堂~
財神灣又叫轉頭灣,
是舊時船隻調頭的地方,
因旁邊的財神堂而名為財神灣。
高竿船,
定時有特技表演免費觀賞,
可惜沒看到。
行走在水鄉中,
小橋流水人家,
古色古香的建築,
以及石板路,
無處不風景~~~
~江南百床館~
~江南百床館~
裡面有著許多古董床,
從床的工藝中可以發現各朝代的床著重簡單亦或華麗~~
~江南百床館~
~江南百床館~
~江南百床館~
~門環~蝠
~門環~
~佇足~
~等待~
~街~
~公生糟坊/三白酒坊~
一進入公生糟坊/三白酒坊,
就看到有商家在眅售相關產品,
三白酒是烏鎮特產,
《烏青鎮志》上說:“以白米、白面、白水成之,故有是名”。
其中:白米是指白糯米,白面是指白色的酒曲,白水就是當地的深井水。
這是舊時當地家家戶戶制作米酒的材料,也是烏鎮三白酒的制作材料。
此酒醇厚清純、香甜可口,男女老少皆宜飲用。
繼續往內走,
飄揚的旗旘帶領我們進入三白酒的製造場所。
一缸缸的酒,
整齊排列,
好不壯觀~~
在酒缸的酒正在蘊釀著自身甘甜,
等待機會釋放醇香~
~蒸餾鍋&冷卻池~
酒經過蒸餾鍋,
再到冷卻池,
一滴滴的醇酒即告完成。
~蒸餾鍋~
~冷卻池~
試飲的垃圾桶,
有很多的蒼蠅,
可見三白酒的魅力,
連蒼蠅都不敵。
中國的藍印花布世界聞名,
烏鎮則是藍印花布的原產地之一。
宏源泰染坊始創於宋元年間,
原址在南柵,
清光緒遷址於此,
系藍印花布制作基地,
也是藍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。
大大的藍花布隨風搖曳,
不同的藍、不同的花,
交織成美麗的樂章,
訴說含蓄的話語,
非常適合拍照,
只是人很多~~
~巷弄~
~巷弄~
~烏青水龍會~
古代的消防隊,
因為古建築多為木製,
滅火設備更顯重要,
烏青水龍會主要展示古代的滅火設備。
~晴耕雨讀~
黃磊與劉若英拍攝《似水年華》黃磊工作的圖書館。
「晴耕雨讀」一語取自三國時代諸葛亮的《鳳翔軒》:「鳳翱翔於千仞兮,非梧不棲;士伏處於一方兮,非主不依。樂躬耕於隴中兮,吾愛吾廬;聊寄傲於琴書兮,以待天時。」(http://www.epochweekly.com/b5/172/7880.htm)
晴天耕種、雨天閱讀,
除了善用光陰的寓意,
也給人一種悠閒的感覺~
~集賢坊~
集賢坊位於東柵景區內東柵老街中心位置,
是古時賢人雅士聚集之地。
當地居民正在曬棉被,
雖然在參觀古建築,
卻不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距離感,
給人生活的真實感~
~遊船~
一個烏鎮、兩種玩法,
先走訪各大景點,
再乘坐船觀賞烏鎮,
緩緩地隨著水流晃動,
時間彷彿靜止,
讓心靈逐漸沉澱~~
東柵,
十足的水鄉畫面,
小橋流水人家,
水面上映著建築物的倒影,
十分美麗,
解說中提到東柵比西柵小,
但更多了人味,
周遭的住宅都還有人居住,
感覺住在裡面應該很困擾,
總是有許多吵雜的聲音~~
在景點屋內時,
因為人真的是太多了,
讓人很想快步走出人擠人的空間,
無法很悠閒的漫步行走在古老的建築中,
十分可惜~~
劉若英~明年此時(《似水年華》片尾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