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{閱讀心得}戴安.賽特菲爾德(Diane Setterfield).第13個故事/The Thirteenth Tale

 

第13個故事,
從書名來看,
會以為是13篇故事組成,
其實不然,
全書只有一個故事,
一個錯綜複雜的故事!


書的封面以本書的主角薇妲.溫特的作品方式呈現,
一本一本排列,
色彩繽紛,
而其中缺少的一本,
彷彿是讀者正拿起了「第13個故事」這本書一般。


翻開內文前一頁寫著:
每個孩子都會替自己的誕生編織一套神話,不管哪裡都一樣。
你想要認識某個人嗎?想洞悉他的精神、心智、靈魂?
那只要叫他告訴你關於他出生時候的事情就好了。
你所聽到的不是真相,而是故事。
故事才是最生動的事情。

《蛻變與心死的故事》,薇妲.溫特 著

以真相及故事相互呼應,
顯現出本書將以說故事的方式,
訴說真相!



「故事需要語言。
沒有語言,故事就逐漸蒼白、生病,
然後死亡,接著就來纏擾你。」


知名暢銷女作家薇妲.溫特由於年事已高,
加上病痛纏身,
她決定說出自己真正的人生故事,
即是消失的第13個故事,
因為「故事不能棲息在沉默中」,
於是寫信請瑪格麗特.李雅來為她寫傳。


而寄給溫特僅以古書店員工瑪格麗特的一封信,
就吸引了從小有廣泛閱讀經驗的瑪格麗特的注意力,
「告訴我真相。」
這句話也使讀者想更進一步了解她的故事。


在追逐真相的過程中,
以溫特口述她的故事,
而瑪格麗特書寫的方式進行,
起初迷霧重重,
透過作者的口述,
讓人逐漸揭開層層的面紗,
從第三人稱"她們"到"我們",
最後才是"我",
是溫特在說故事過程中的一個伏筆~


誕生不全然是開始。
實際上,
我們人生的最初始階段,
並不是我們自己的人生,
乃是另一個人故事的延續。
這段話也提醒我們每個人,
每件事都有源頭可追溯~


而瑪格麗特不僅是傾聽、書寫溫特的故事,
還去發現、挖掘真相,
交叉比對,
在這些經歷過後,
瑪格麗特也與自己和解,
從被分離的寂寞中釋放自己,
直到此時,
她才真正活著。


對故事的描繪歷歷在目,
令人欲罷不能,
結局也出乎意料,
十分精采~~



【書籍介紹】


☆第十三個故事  The Thirteenth Tale(購買書籍,請點我)☆

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傷,雖然輪廓、大小、重量各異,但是悲傷的顏色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……

  當瑪格麗特打開通往過去的大門時,她面對的卻是自己的命運。

   瑪格麗特自小在父親經營的古書店幫忙,個性內向,平時喜歡讀傳記,也嘗試過替古人寫傳。一天,她突然收到知名暢銷女作家薇妲.溫特的來信。溫特一直過著 隱居的生活,非常神秘低調,從未明白道出自己的出身背景,反倒編造了很多離奇故事來唬弄採訪的記者。但是,由於年事已高,加上病痛纏身,她決定說出自己真 正的人生故事,於是寫信請瑪格麗特來為她寫傳。

 

【作者簡介】

戴安.賽特菲爾德(Diane Setterfield)

  1964年生,主要研究十九、二十世紀法國文學,是紀德研究專家。原本任教於大學,1999年辭去教職,開始專心從事寫作。本書是她的第一本小說,卻獲得英美兩地超過260萬美元的簽約金,是同年度新人作家最高金額。戴安現居住於英國約克郡。

譯者簡介

呂玉嬋

  生於台北,藝術碩士。喜愛戲劇、文學及旅行,譯有《偷書賊》等書。

 

【試閱】

§內文1

事情發生在十一月。我拐進隆德斯巷的時候,時間還不算晚,但是天色早就變黑了。父親已經打烊,關了店裡的燈,拉上百葉窗板;但 他留下通往家裡樓梯上的那盞燈沒關,免得我一回家就是一片漆黑。那盞燈穿透門上的玻璃,在潮濕的人行道上投射出一頁紙張大小的蒼白四方形,而我就是站在那 個四方形燈影的中間,正準備用鑰匙開門的時候,才第一次看見那封信。信──另一個白色的四方形──擱在下面倒數第五個台階上,我一定會看到的地方。

我 關了門,把店鑰匙放回貝里撰寫的《幾何學進階原理》後面的老位置。可憐的貝里,已經三十年沒人想看他那本灰色厚重的書。我偶爾倒是很想知道,他的書變成了 書店鑰匙的看守者,他自己會有什麼感想呢?我認為他大概從沒想過,自己花了二十年光陰寫成的代表作,最後會是這般的命運吧。

一封信,給我 的,真是稀罕。信封堅實平整,裡面折疊得厚厚的信紙,使得信封都顯得膨脹起來了。收件地址的筆跡採用了老式風格的筆法,有著繁複裝飾的大寫字母與波浪紋狀 的花體字,肯定讓郵差吃了不少苦頭吧。我第一個印象認定那是個小孩寫的字跡,筆法似乎沒有受過訓練,字母上不均勻的筆劃不是逐漸消失無蹤,便是沉重地刻印 進紙張裡。拼出我名字的那行字母一絲流暢感也沒有,每個字母都是獨立寫成的,彷彿寫我的名字是一個可怕又困難的新計畫──瑪.格.麗.特.李.雅。但是我 又不認識什麼小孩,於是我才想到,這是殘疾病患的筆跡。

這封信讓我渾身不對勁兒。當我昨天或前天正忙著自己事情的時候,有位不知名的人士,某個陌生人,靜悄悄地,費了一番功夫把我的名字寫在信封上。到底是誰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,留意到我了呢?

我 來不及脫下外套和帽子,立刻就一屁股坐到樓梯上讀信。(我從不讀東西,除非確定自己坐在安全的地方,這是我七歲時養成的習慣。那年我坐在一堵高牆上看《水 孩兒》,書中描繪的海底生活深深吸引著我,使我不知不覺放鬆了。我腦海裡滿是海水環繞我的生動畫面,但海水不但沒有托起我的身子,我反倒是一頭栽到地上昏 了過去,瀏海下面的傷疤現在還摸得到。閱讀也是有危險的。)

我打開信封,抽出一疊厚達六頁的信紙,全是同樣生硬的筆跡。由於工作的關係, 我對於字跡難辨的手稿,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,訣竅只在於耐心與練習,再加上努力,就可以培養出品鑑的眼光。要閱讀一份受過水災、祝融、光線等傷害,或因歲 月而磨損的手稿時,眼睛該注意的不光是字母的形狀,還有其他書寫過程中展現出的特點:下筆的速度、紙張承受的筆力、行筆間的頓挫收放。你必須放鬆心情,什 麼都別想,等你進入出神境界以後,你就會化身為一枝在羊皮紙上揮舞的筆,而羊皮紙上頭的筆墨則輕輕搔弄著你。到這個境地你才能看出作者的目的、思想、躊 躇、期待、意圖,清楚得好像你就是作者振筆疾書時,照亮紙張的那盞燭光。

這封信其實並不像有的手稿那麼具有挑戰性,它以簡短唐突的「李雅小姐」四個字為開場。接下來,鬼畫符般的筆跡很快就自動轉化為字體,然後化為單字,組合成句子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